青岛保险业协会2021年保险欺诈十大案例之一
青岛保险业协会2021年保险欺诈十大案例之一:大数据助力成功打击涉黑涉恶保险欺诈团伙案例 案情介绍:2020年12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专题报道了青岛地区成功破获的一起大型涉黑涉恶保险欺诈团伙案件。该案以路某、牛某 、马某为核心的不法团伙 ,利用青岛某大型汽车修理厂为据点,频繁实施保险诈骗活动 。
保险业面临的隐患之一即为车辆保险欺诈,以下是对几个典型车辆保险欺诈案例的揭秘:组织性贷款购车欺诈:手法:某些团伙通过组织性贷款购买高档轿车 ,并伙同医院内部员工虚构交通肇事事件,以达到套取高额理赔金的目的。
汽车保险欺诈在国内时有发生,这些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 ,也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确认调表事实核查历史记录 通过4S店保养记录、保险公司数据或第三方检测平台(如车300)查询真实里程 。例如海口陈先生通过复查发现表显里程与实际8万公里不符。对于老款车型(如2009年宝马5系),需特别注意多次过户车辆的里程真实性,部分车商可能以“历史交易中可能调表”推卸责任。
安全分析:国内一些常见的汽车保险欺诈案件
利用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理赔案件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 ,提高欺诈行为的识别率和打击效率 。综上所述,汽车保险欺诈案件在国内时有发生,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合作与监管以及利用技术手段等措施 ,我们可以有效地防范和打击这些欺诈行为,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
案情介绍:2020年12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专题报道了青岛地区成功破获的一起大型涉黑涉恶保险欺诈团伙案件。该案以路某、牛某 、马某为核心的不法团伙,利用青岛某大型汽车修理厂为据点 ,频繁实施保险诈骗活动 。他们通过购置二手车辆制造保险事故的方式,企图骗取保险金。
火调人员通过细致的勘验和分析,成功排除了其他可能的起火原因 ,并指出了手机起火的可能性,从而揭示了潜在的骗保行为。总结 这起新能源汽车火灾案例不仅检验了火调人员的勘验技术、知识面宽度以及细心程度,还揭示了利用新能源汽车自燃进行骗保的潜在风险 。
虚构保险标的欺诈:有些人会编造不存在的保险对象来骗取保险金。例如编造一辆根本不存在的豪华汽车 ,并为其投保车辆保险。在编造的车辆发生所谓“事故”后,就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一旦被保险公司识破,不仅无法获得赔偿 ,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
车被吹下悬崖,保险公司拒赔30万!
1、这是一起骗保案例,保险公司拒绝赔付30万是合理的。以下是对此案例的详细分析:案件背景 2018年11月19日,王某报案称其车辆在山路段因停车拍摄岩羊活动照片时 ,被“妖风 ”吹下山崖,车辆完全损坏。涉案车辆为一辆沃尔沃xc60,二手市场均价约30万,车主王某声称车辆全损价值30万 。
2 、货运公司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金额127027元(其中张某死亡金额90000元 ,王某伤残37027元)。保险公司在审理案件时,获知并查实货运公司曾在另一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辆保险附加第三者责任保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险、承运货物保险等。
3 、并从该保险公司得到赔偿(包括张某死亡、王某伤残的上述交警部门调解处理认定的全部赔款金额) 。因此保险公司做出拒赔决定。货运公司不服,于1999年12月向法院起诉 ,请求法院判令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及利息、诉讼费用。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
4、例如,若车辆实际价值为20万元,修复费用达到16万-18万元时 ,可能触发推定全损。实际价值确定:保险公司会通过勘查定损,依据车辆购置时间 、行驶里程、市场价值等因素综合确定实际价值。
电话车险你还敢买吗?(3.15揭露电话车险诈骗黑幕!)
1、电话车险需谨慎购买,警惕诈骗黑幕 在15消费者权益日揭露的电话车险诈骗黑幕中 ,我们了解到了一些保险公司利用车主对保险条款及法规的不了解,通过欺诈手段压低价格,诱引贪小便宜的车主 。以下是对电话车险中常见诈骗手段的详细解析 ,以帮助消费者在购买电话车险时保持警惕。
2 、电话车险确实存在诈骗风险,但通过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被骗的可能性。以下是预防电话车险诈骗的一些方法:首先,主动选择正规渠道。如果你需要投保 ,应直接联系保险公司,使用他们的官方免费服务电话,这样可以避免假电话的陷阱 。及时投保也能为车辆提供额外保障。其次 ,仔细核实来电号码。
3、这招比较灵,由于假电话车险销售人员不敢透露个人及公司的相关信息,所以消费者在接到相关电话时可索要销售人员工号、姓名及公司地址等 ,这个时候有些非法份子会挂电话,但也有一些狡猾的会胡编乱造一些地址,在你听到这些信息后 ,你可以到保险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是否是真的 。
4 、电话车险,你还敢买吗? 电话车险购买流程简单,只需拨打保险公司服务热线 ,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轻松完成购买,无需亲自前往保险公司或代理人处。 电话车险提供多种保险产品供消费者选择,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挑选最合适的保险产品。
北京瀛台律师事务所案例解析:酒驾后骗保?判刑!
律师论法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 ,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本案中,朱某与王某的行为正是触犯了这一法律条款。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本案中,朱某作为投保人 ,在发生保险事故后,为了骗取保险金,故意编造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即谎称是王某驾驶车辆造成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