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还有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的病毒吗?
1、疱疹B病毒是高度有害的,病死率为80%。猕猴疱疹病毒B病毒是一种感染猕猴的单纯性病毒 ,通过外周神经感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 。病毒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如果不治疗会导致神经衰弱或死亡。病毒感染的一些重要症状包括呼吸短促,肌肉协调和发烧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病毒。
2、HIV病毒(艾滋病):HIV病毒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得感染者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 。它的流行促使全球对性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响应。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相似,马尔堡病毒同样具有高致命性 ,并且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作为防疫的主题出现。
3 、世界上最强的十大病毒排行榜如下:天花病毒:传播初期没有控制措施时,致死率极高,曾导致美洲大陆人口大幅减少 。埃博拉病毒:至今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狂犬病病毒:通过动物咬伤传播,初期无法及时治疗时,致死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
预防登革热的口诀:积水要清空蚊子最喜欢呆在有水的地方 ,因此家里有积水的地方最好是清理了 。也是将登革热的源头扼杀掉。出门涂点驱蚊水外出的时候,可以擦下驱蚊液,避免蚊叮虫咬。植物的水多换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 、清洗根系 。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 ,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以下是一些小常识:首先,要控制蚊虫滋生。清理积水 ,翻盆倒灌,消除垃圾和卫生死角,定期更换水生植物容器中的水 ,保持排水设施清洁,以及使用长效灭蚊剂管理积水区域。
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 ,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 、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可积水的垃圾等。(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 、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
当地一旦发现病例 ,灭蚊 、防蚊是防止登革热流行的唯一有效措施 。灭蚊主要是消灭孳生地,要清除室内外积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 ,使蚊子无产卵之地。可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外,使成蚊密度降至最低水平。还可用蚊帐、门窗纱网防蚊,用蚊香、驱蚊器等驱蚊 。
【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预防登革热重点在于灭蚊和防蚊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开展环境整治,清除杂草,消除积水 ,消灭蚊虫孳生地。对蚊子较多的竹林、树林 、垃圾站等场所喷洒杀虫剂,室内灭蚊应喷洒对人无毒的`杀虫剂 。
家里很少有蚊子的,今天逮到一个居然是伊蚊,到底什么是伊蚊?危害大不大...
伊蚊是蚊科中最大的一属,其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我国重要的媒介伊蚊。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西南边境地区 ,而白纹伊蚊分布非常广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伊蚊的分布呈现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散的趋势 。
白纹伊蚊多属于野栖或半家栖蚊种,而埃及伊蚊属于典型的家栖蚊虫 ,具有多次吸血习性,其传播登革病毒能力高于白纹伊蚊,属于登革热世界性传播最危险蚊种。在我国,埃及伊蚊仅分布在广东、海南 、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而白纹伊蚊具有分布较广 ,活动季节长等特性,在我国大部分登革热流行区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传播疾病:伊蚊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像登革热 、寨卡病毒等都可通过伊蚊传播;普通蚊子主要传播疟疾、丝虫病等疾病 。
浙江报告4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现在情况如何?
1、月30日从浙江省卫生计生委获悉 ,截至目前,浙江共报告4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3.33% 。共有8个地市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目前输入性病例均已痊愈。截至8月28日24时,杭州市累计发现登革热本地现症病例104例,无危重病例 ,无死亡病例。目前已有32名患者经治疗康复 。
2 、截至目前,杭州市已经报告了682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拱墅区234例、下城区185例、上城区116例 、江干区44例、西湖区43例、余杭区16例、下沙开发区14例 、西湖风景名胜区10例、萧山区10例、滨江区8例 、建德市及淳安县各1例。
3、月13日24时 ,杭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682例 。报告病例地区分布为:拱墅区234例、下城区185例 、上城区116例、江干区44例、西湖区43例 、余杭区16例、下沙开发区14例、西湖风景名胜区10例 、萧山区10例、滨江区8例、建德市及淳安县各1例。
4、病死率0.016%~0.13%,但有报告,严重且致命的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或登革休克综合症(dengueshocksyndrome;DSS),其病死率可达12%至44% ,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我咨询了西双版纳的朋友,他没听说登革热流行,国庆去那是应该没大问题 。
登革热传染性疾病防治方案
1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 ,目前对登革热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根据多年国内外防治工作的经验,控制和消灭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应将防治登革热及其媒介控制工作纳入街道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以灭伊蚊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防止登革热发生和流行。
2、当地一旦发现病例,灭蚊、防蚊是防止登革热流行的唯一有效措施 。灭蚊主要是消灭孳生地,要清除室内外积水 ,填平洼地,疏通沟渠,使蚊子无产卵之地。可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外,使成蚊密度降至最低水平。还可用蚊帐 、门窗纱网防蚊 ,用蚊香、驱蚊器等驱蚊。
3、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措施 。使用蚊帐 、纱窗、蚊香等防蚊用品,清除积水、垃圾等蚊虫滋生地。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图示为防蚊措施示意图,包括使用蚊帐 、纱窗等)总结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
4、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和肌肉疼痛等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休克、出血甚至死亡,登革热分为普通登革热和出血登革热 ,后者死亡率比较高。2012年10月,多米尼加登革热疫情蔓延,导致26人死亡。有专家特别提到 ,目前,世界上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所以,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健措施 。
5 、蚊虫孳生地处理。翻盆倒灌 ,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管理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天-7天换水一次,冲洗植物根部 ,彻底洗涮容器内壁,花盆垫盖不留积水,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建筑工地积水等 ,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控制蚊虫孳生。
登革热得了就会死吗
1、该情况会比较严重 。再次感染登革热之后,病情一般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需及时住院治疗 ,密切监测病情。机体感染登革热后,体内可产生促进性抗体,再次感染登革病毒后 ,可诱发机体产生登革出血热或者登革休克综合症 。
2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 ,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 、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本病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发现,并据症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
3、没有那么严重 ,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如果不是重型登革热 ,也没有并发症一般是不会死亡的 。
4 、是东南亚地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人比喻,得了登革热,轻的好比得了普通感冒 ,而如果发展至重型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虽然比不上埃博拉,但也是极为危重的一种临床表现,需要及早治疗 ,并做到早期识别和处理,不然就会危及生命。